首页 新三板 > 正文

一张身份证照片就能“被法人” 人脸识别也需要及时“打补丁”

8月21日,新京报报道,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通过使用身份证照片破解政务APP的人脸识别系统,就可做到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更有中介对外宣称,他们不仅可以破解多个省企业登记APP,还能破解部分省级税务APP的人脸识别系统。此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毕竟这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资料图片)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开办公司,甚至成为公司法人绝非“天上掉馅饼”。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个人名下有公司可能会影响申请低保、廉租房等政府优惠政策;对于所有人而言,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成为公司法人,不仅将面临承担公司债务风险及其他连带风险,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或法律问题,被冒用者还可能承担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等法律责任。同时,冒用他人身份成立公司,也给政府职能部门增大行政成本,可谓危害巨大。

或许旁观者会认为,清者自清,既然被冒用者没做过,何须徒增烦恼?然而,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已有多起案例表明,公司经营的债务纠纷、涉嫌违法问题等情况都不简单,背后往往存在大量非法经营、套取资金、甚至存在其他“黑产”。

被冒用者若想澄清关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此事只有幕后“操盘者”能逍遥法外,为社会治理带来更大“灰色空间”。因此,亡羊补牢是当下政务APP面对的当务之急。

为何一张身份证照片就能破解政务APP的人脸识别?其根源在于AI技术。哪怕点头、眨眼这样的动态图像,只要参数符合,破解也不是难题。

政务APP加入人脸识别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防范以往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被法人”等情况发生。但我们从这起案例中也不难看出,随着网络技术的迭代更新,当下看似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也会被超越和破解。因此,挑战仍在继续,任何技术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此事也提醒:相关政务APP除了做好防务外,有关部门也需要对这类网络黑产给予有力出击。

此前,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已明确,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应当每年对图像采集设备、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检测评估,并根据检测评估情况改进安全策略,调整置信度阈值,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图像采集设备、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

“被法人”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泄露及被人利用。究竟是“敌人”水平太高?是相关技术泄露?还是背后存在着一些行业“内鬼”?这些疑问,都需要有个解答,更需要违法者付出代价。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如同个人财产一样,已变得极为重要,如何保护?不断革新技术的同时,加大打击力度,才能 “可攻可守”,因为,我们不强大,“敌人”必猖狂。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