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三板 > 正文

浙江这个小地方真宝藏,日子太自在了

潮湿温润的空气中掺杂着茶树香和竹叶香,摇下车窗的刹那,我知道我已经抵达了江浙沪都市人灵魂的故乡——湖州市安吉县。

今年,旅游复苏,天南海北国内国外,阻碍越来越少,但“就近下乡”依旧是让都市人焕发生机的灵丹妙药。没有长路漫漫,不需任重道远,一辆车、一顶帐篷、几把躺椅,离碌碌的日常有所断离,顿觉日子还算有滋有味。


(资料图片)

安吉,恰在江浙沪的中段位置,也刚好卡在了南京、杭州和上海连接而成的三角形内,距离南京和上海驱车都为两个多小时,距离杭州仅需一个半小时,自然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安吉县夏阳村小杭坑生态露营地。图/屈博洋

“中国竹乡”、“白茶之都”,安吉多的是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样样都正中都市人的心坎。

但当我真正走进这里的村子时,发现乡村早已不是都市的“反义词”,这里有着乡村人未曾想象过的生活。

01

村里人,必备一身都市本领

都市人与乡村相遇,眼见为实往往不够,还需要找个经典比对才满意,我也不例外。

安吉给我的感受像极了金庸笔下《笑傲江湖》中的绿竹巷,离城镇不远,却独成世界,山上毛竹片片连成海,蜿蜒的山路中竹林依次屏开,露出山坳中一盏盏大大小小的帐篷。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安吉县的夏阳村,这里也被坊间称为“中国露营第一村”。

露营,如今成了都市与乡村的联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颗颗紧绷的心从城市奔赴而来,再卸下一身的疲惫,跃动又松弛地返程。而我前往夏阳村,并不是为了重走一遍都市人的心路历程,而是希望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乡村营地的运转之中。

夏阳村里共有10余个露营基地,其中大多位于自然村小杭坑村,小杭坑的众多营地里又以小杭坑生态营地(即1、2号基地)最具巧思也最为出名。

小杭坑2号营地的帐篷。

就在我以为绿竹巷的故事能够继续,风吹竹林自谱成曲,青菜豆腐相得益彰的时候,想象就此打住。

走过蜿蜒的小道,首先进入画面的不是掩映在竹林和水杉丛中的23顶帐篷,而是伫立在2号营地中心的餐厅——由三顶三米高的巨型帐篷搭建而成的数百平米的空间。

走进去,闪耀着高级金属光泽的“辣妈咖啡机”、一排排摆放有致的烈酒和玻璃杯,构成了一个简单却专业的日咖夜酒小馆。

小杭坑2号营地餐厅。

不远处便是一个全开放的“明厨”,切三文鱼,翻炒意面,煎鸡腿排,正值午餐时段,每位厨师都神色匆匆紧锣密鼓。

煎牛排。

没有闲云野鹤,反而神似都市大厂里忙碌的项目早会。这里虽然不说互联网黑话,但大家手中却都是不言自明的行活儿,比如意面的最后两步,一定是在撒入两片欧芹叶和一片罗勒叶调香之后,横纵各放两薄片的芝士在顶端;再比如荞麦面摆盘造型的基础,一定是把过了冰水的面条理顺旋转,像发髻一样立于瓷盘中央。

还没回过神,我就凭借着见缝插针的简单培训和三十年大快朵颐的功底,成为了帮厨中的一员。

小杭坑提供的午餐菜单并不复杂,却道道都有小心思。一共六道菜,其中三道属于近几年大火的老广的味道,一是热气腾腾的煲仔饭,灵魂在于当季的安吉竹笋;另一是沁人心脾的柠檬鸡,除了使用听山林风喝山泉水的竹林鸡之外,点睛之笔在于刺激味蕾的藤椒;最后还有一道药膳竹林鸡汤,山间野味搭配人参当归枸杞,滋味和滋补都不含糊。

除了原创本土菜品之外,还有都市白领最爱的国际菜肴:三文鱼藜麦沙拉、帕玛氏芝士肉酱意面以及半日半韩的五花肉荞麦面。

甚至连菜肴摆盘中要用到的迷迭香,从花圃中沐浴阳光到被摘下清洗入菜,也仅需一分钟。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午餐。小杭坑更是把都市最时髦的“板前料理”也搬来了乡野之中。客人们在主厨前坐成一排,目睹食材们从篮子到盘子的全过程。而且在菜肴呈现给客人之前,甚至连主厨自己都不确定最终出品会是什么样。

“开盲盒”的过程让我终于嗅到了乡野闲散的滋味,在开餐的前一小时,主厨只是把可能用到的食材全部备好,灯光和火炉随时待命,没有菜单、没有点单,只等灵感乍现的那一刻。

番茄煎香,迷迭香浸润在滚烫的黄油中,吃完一道上一道,直到客人们的目光和刀叉都开始涣散漫游,晚餐才算告一段落。

煎香迷迭香。图/屈博洋

这真的不是在一家高档大厦里的米其林餐厅吗?我不时也开始涣散漫游。

但帮厨阿姨让我确信这依然是乡野,收拾完最后一个盘子,阿姨们聊着第二天的家务事:上山收拾收拾毛竹,或者在家照顾照顾孩子。

去山里砍毛竹、运毛竹,再或者种茶制茶,这是帮厨阿姨们前几年的生活。她们以往大多靠务农为生,但农活并非天天有。现如今在闲暇之余,来离家不远的营地上个早班或晚班,既不耽误自家的事儿,还能多做个营生。

剪迷迭香、煎三文鱼、做轻食沙拉,已经成为小杭坑帮厨阿姨们的基本功。这些素未谋面的菜肴,连同更多都市里的新鲜吃食,正在进入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就在我抵达小杭坑的第二天,营地的厨师们受夏阳村村委会的邀请,给村民们做了一场西餐培训——西班牙海鲜燉饭和美式杯子蛋糕。

村民制作的西班牙海鲜燉饭。图/屈博洋

燉饭通过不断翻煮而成,火候介于煮和炒之间,而大米也介于粥和饭之间;杯子蛋糕则是将蛋清和蛋黄分离,各自打发再一勺一勺混在一起。虽然几乎都是这辈子还未曾吃过甚至听说过的菜品,但心灵手巧的村民们一学就会,还有人记录下每一个步骤,准备把新手艺加入家庭的日常菜谱。

但凡是参加了培训的村民,未来都有资格参加村里举办的厨艺大赛,优胜者将会成为营地餐饮业务的外援——游客们除了可以在营地餐厅吃到各国料理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这些村民家中吃一顿农家或西式大餐。

越来越多的村里人正在掌握都市的手艺,对夏阳村而言,露营并不只是一个旅游项目,它正在以某种生活方式般的路径,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02

小杭坑,大熔炉

小杭坑最令我感到惊喜的不是它足够前卫的菜肴,而是它从早到晚轰隆作响的咖啡机。

小杭坑使用的咖啡机不是一键出咖啡的全自动“傻瓜咖啡机”,而是需要咖啡师自行磨豆、填粉、压粉、焖蒸和萃取的半自动咖啡机。一杯咖啡味道正不正,咖啡师的手法和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恰逢咖啡师休假,我临时顶替起了这个正经咖啡馆咖啡师的角色。适应咖啡机总需要制作几杯咖啡的过程,这些实验咖啡全喝掉怕是要睁眼到天亮,但倒掉又分外可惜,就在我犹豫的过程中,不远处帮厨阿姨们殷切的眼神让我有了解决方案。

学做咖啡。图/屈博洋

虽然尚未学会制作咖啡,但喝咖啡这件事对这群乡村妇女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一天两杯甚至三杯,不在话下,搭配上营地里盛装咖啡专用的木碗,阿姨们喝起咖啡竟有些豪爽的江湖气。

我后来才得知,这些阿姨们或自家亲戚开了咖啡馆,或有认识的人在经营咖啡馆,她们喝咖啡的频率甚至不低于写字楼格子间里靠咖啡续命的白领。

安吉,一个曾经凭借白茶名扬天下的县城,今年正在凭借咖啡馆破圈。60万人口匹配了超过300家咖啡馆,安吉不仅是中国咖啡馆最多的县,而且也是全国人均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地方,平均不到2000人就享有一个咖啡馆,而世界咖啡之都上海,平均将近3000人才享有一个咖啡馆。

有人说是安吉青山绿水的好风光带动了咖啡馆产业,也有人说是咖啡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无论因果,土生土长的安吉人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周末专程来安吉扎上帐篷安睡一两晚。甚至还有不少长途自驾的游客,特意绕路到安吉的山里逗留些许天。

在我驻留小杭坑2号营地的近一周中,周末几乎都是满房,即便拎包入住的价格不逊于五星级酒店,但依然早早就被预订一空。在原本略微轻松的工作日,如果赶上公司团建,也是惊起蛙声一片,旷野变游园。

23顶帐篷,按标准可容纳46至70人,在加床的情况下,最多可达80人。再加上自搭建帐篷的游客,每晚有百余人在小杭坑过夜也是常有的事。

小杭坑2号营地大草坪。

游客们来了又走了,但有一群天南海北的小伙伴们却留在了小杭坑。

珠珠,一位个子不高十分爱笑的江西女孩,在小杭坑从事“管家”的工作,即负责客房管理。在不需要带客人的时间里,珠珠也总是舒展出笑容,她总是望着帐篷外的草坪和花圃,忽闪的眼睛似乎在捕捉着我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也许是远处篝火挑起的零星花火,也可能是一两声跑调的蛙叫?

营地是珠珠日复一日的工作,但她时常又像个局外人一样沉浸在风光和情绪里。

珠珠说,她曾经在大城市从事企业文化培训的工作,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写字楼里,目睹一个个格子间里蓬勃又疲惫的人。当然,她也何尝不是这些人中的一分子。

“你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吗?我想找到那种生活。”当我问起为何会来到小杭坑时,珠珠说。

与珠珠关系最好的是另一位“管家”思姐,稳重、安静、不苟言笑,年长大家几岁,俨然一副都市职业女性的模样。

思姐曾在上海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大厂工作多年,在同龄人大多已经完成了那个重要的选择——“安心独身或执意成家”的年纪,她为何会一个人出现在250公里外的小杭坑呢?

不打探别人也不剥开自己,这是都市职场教会她的基本素养。思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觉得呢?”

思姐会在小杭坑多久不得而知,但餐厅的灵魂人物主厨老王或许已经动了举家迁移的心思。

从学徒到主厨,从普通小店到米其林黑珍珠,老王曾经在西安打拼了近20年的时间,也成了餐饮圈里叫得上名号的人物。就在他以为儿女双全的一家四口会从此在西安过上安稳日子时,小杭坑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每天晚餐后客人散尽,留下来简单烤几片肉、烧两道菜、喝几口冰黑啤,是老王最放松的时间。几口酒下肚,他不时会提起对小杭坑的印象。大半年前刚来的时候,小杭坑或许只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但每天在这茶山竹海中过活,发现安吉也是个安居乐业的选择。

“把家迁过来也不错,”老王说了两遍,“如果你来过安吉、丽水,你会发现浙江这些小地方真宝藏,日子太自在了。”

小杭坑生态露营地。

小杭坑就像一个大熔炉,它提供了从厨师、咖啡师、管家乃至帐篷搭建师、户外领队等一系列新兴的职业,五湖四海的人带着各自的故事和背景汇聚在一起。他们会留在小杭坑多久呢?他们还会回到大都市吗?小杭坑接受一切对于生活的发问,每个人也会锻造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03

小杭坑,干大事

比起五湖四海的人来到小杭坑谋生活,更有趣的是,一群曾经离开小杭坑和夏阳村的年轻人们,在其他城市求索和打拼过后,也纷纷回到了家乡。

小杭坑很小,面积约等于8个足球场;夏阳村也不大,只有10平方公里。但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们,决定在这儿干点人生大事。

我的咖啡师前辈,小我整10岁的小玉,前不久刚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虽然在大都市求学,又辗转不少地方实习,但他自始至终都想着要回到他生长的“小地方”。

今年就业形势不乐观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家在这儿,爸妈在这儿,日子过得舒坦,找不到什么理由离开,除非是想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学点本领,最终都会回来的”,小玉说。

虽然嘴上说图的是舒坦安逸,但小玉工作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热拿铁温奶一定要讲究打奶泡的角度和时长,奶泡要均匀绵密,奶温要到手几乎难以握住,也就是60度左右。”

“半自动咖啡机也需要额外加一个3秒的焖蒸步骤,这样咖啡才更有风味。”

在小玉的严苛要求下,我又出品了一系列未达标咖啡,最终还得靠帮厨阿姨们来“打扫战场”。

其实小玉也不是科班出身,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他,在上学的过程中对咖啡和调酒萌生了兴趣,一部分靠实习中“偷师”,一部分靠各类书籍和视频自学,最终成为了小杭坑吧台的“扛把子”。

除了在咖啡上有不少研究之外,他还一个人撑起了营地的鸡尾酒业务。以渐变色闻名的“小杭坑日落”和以清爽口感受到青睐的“竹林秘境”,都是小玉专门为小杭坑原创的特调鸡尾酒。

无酒精特调“小杭坑日落”。图/屈博洋

小玉在自己的小岗位上“干大事”,小杭坑确实也有上过综艺、采访邀约不断的“干大事的人”——夏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鑫。

这位神采奕奕的村支书是个85后,在回到小杭坑之前,他在上海某上市公司任海外业务的负责人。

“把小杭坑做好了,是这辈子都能‘吹牛皮’的事”,鲍鑫打趣地说。

返乡工作,当然是个综合考量的决定,但在鲍鑫看来,里面有道不尽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一则,安吉县在换届中,号召不少年轻人回来工作,政策上对年轻干部友好;二则,安吉县以及小杭坑美名在外,“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说的就是这儿,但凡是个土生土长的江浙沪人,大抵都听说过这个“中国的小瑞士”、“上海人的后花园”;再则,疫情这几年,露营在都市人里火了,而且小杭坑在很多年前就是本地人的野营地。

“趁年轻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些有挑战且喜欢的事,让小杭坑成为在世界上都叫得上名号的乡村”,鲍鑫说到此时难掩骄傲。

除了鲍鑫之外,曾经在都市里做猎头、做财务的一群年轻金领白领们,也纷纷加入了夏阳村村委会的班子。

小杭坑的风景能赚钱,这是新村委会班子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发现的商机。据鲍鑫说,当时有团队来小杭坑取景拍摄,一共给了村里3000元的报酬,却要求开一张3万元的发票。村里一口给拒了,但转念一想,这意味着,原来小杭坑的景色能值3万元。

发现商机也要找到专业的伙伴合作,把小杭坑的品牌做出来、打出去。夏阳村与当时希望从线上走到线下、深入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的小红书一拍即合。夏阳村有一群在大城市商海中经过历练的年轻班子,小红书有品牌影响力和流量优势,二者合资成立了一个社会型企业,共同运营小杭坑。

社会型企业,指的是小杭坑是一个公益性的项目,所有收益用于项目的再开发。最终目的是使乡村热闹起来,使村民富裕起来。

小杭坑的运营方小红书每年支付村集体土地租金,并另外承诺每年的保底营业收入分红,这土地收入和运营收入,就成为了村集体的“保底固定收入”。

落实到村民上,入股的村民每年进行项目分红,即便在未盈利阶段,村集体也承诺给予保底分红,对于占用土地的村民,每年给予不低于20000元/亩的分红。

小红书的加入,不只意味着短期内村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而是用一种“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把它变成一个生活方式的聚集地。比如都市人热衷的文化、消费与社交,都成了小杭坑的新标签。

除此之外,都市人更青睐的一些如绿色、环保等先进理念,小红书也纷纷带进了小杭坑。生态厕所、绿色电能、建筑与餐饮的就地取材以及不主动提供甚至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等,在小杭坑,绿水青山归来仍是绿水青山。

在小红书的助力之下,据鲍鑫透露,2022年夏阳村接待露营游客10万余人,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村民年均增收超2万元。

经营收入分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小杭坑提供给了村民一系列新兴的岗位,帮厨也好、管家也罢,以及我所体验过的咖啡师、调酒师、厨师等等,这些岗位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青年返乡或慕名而来。

小杭坑会一直是露营界的顶流吗?

露营还会火多久呢?

这些年轻人会扎根在这里吗?

对于还不到2岁的小杭坑露营基地而言,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小杭坑开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年轻人纷至沓来,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小杭坑是乡野,却不是城市的反面,它正在尝试打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壁垒,弥合粗粝与文明之间的隔阂。

绿水青山的小杭坑。

乡村是向往的生活,也可能是一种日常生活。

在我离开小杭坑不久后,小杭坑的一个年轻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她说:

“职业的真正回报,是与之伴随的长久成就感。不要在职业选择面前委曲求全,不要在梦想面前懦弱退缩。不要对物质过于依赖,以至于丧失了追求真正重要目标的勇气。”

或许,小杭坑已经给了她答案。

作者:屈博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