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硅为王”时代结束 光伏进入新一轮市场周期 中国经营报 2022-12-31 16:20中国...
“拥硅为王”时代结束 光伏进入新一轮市场周期
中国经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12-31 16:20中国经营报官方帐号
关注
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波动上涨两年多的光伏多晶硅价格行情,终于在2022年12月迎来拐点,这让下游电站运营商看到了曙光。
刚结束青海出差返回公司的王磊(化名),是一位二线光伏组件企业的市场负责人。近期,他一直在紧密关注多晶硅最新的市场行情。2022年12月28日,王磊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整个光伏产业链正在降价,目前有的组件价格已经到了1.6元/瓦,电站运营商正期望降价,等待2023年一季度更大范围内开工。
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和电站环节。过去两年,受多晶硅短缺,价格上涨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冷热不均,悲喜不一。在“拥硅为王”时代,多晶硅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电池组件企业一度陷入亏损,不少电站运营商的建设项目被搁置。
如今,伴随着光伏市场新一轮供需变化,多晶硅、硅片和电池价格已经出现大幅降价,组件价格的下滑动作也刚启动,被搁置的项目也有望在2023年重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为52万吨,预期到2022年底和2023年其产能分别将超过100万吨/年和200万吨/年,两年时间内产能增长4倍。
在此背景下,光伏行业“拥硅为王”的时代已然宣告结束。在业内看来,2023年,价格回归理性将拉动全球更大规模的光伏需求,同时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利润必将重新分配。在产能过剩预期下,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将依靠成本等优势竞争,同时海外贸易风险以及新的供应链问题仍值得关注。
供需之变
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短缺,价格飙涨,不仅光伏产业链内部矛盾一度激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终端需求。
回顾过去两年,光伏多晶硅价格的涨势惊人。2020年7月初,多晶硅价格维持在60元/千克左右,2022年突破300元/千克大关。粗略估计,两年时间,多晶硅价格涨幅已达400%。在此期间,签约长单、抢夺多晶硅、保障供应链安全,一度成为光伏市场的主旋律。
上游高价扑面而来,中下游持续承受价格传导的压力。例如,2021年,某光伏电池企业负责人在一份《关于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的汇报材料》中,直指多晶硅龙头引导多晶硅按周定价,推升价格上涨。此外,在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电站运营商大吐苦水,表示收益不达标,光伏项目很难落地。
在此情形下,相关部门多次协调和呼吁光伏供应链协同发展。
2022年10月,根据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有关要求,三部门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随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
不过,在业内看来,这些行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光伏价格走向。当逐利的资本大规模进入多晶硅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降价才成为必然。
特别是2021年以来,新、老玩家加速跨界或扩产多晶硅领域,这为价格拐点的出现打下实质性基础。2022年12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在2022年中国硅业大会上介绍了多晶硅供应情况:2021年国内多晶硅在产企业仅为13家,目前统计在建、拟建的新进企业达到22家。2022年多晶硅产能达到117万吨,预计2023年达到239万吨,2024年达到403万吨,2025年达到623万吨,届时可满足1800GW光伏需求量。
隆基绿能方面也告诉记者,“从我们统计的信息来看,截至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名义产能已基本突破120万吨,大概可支撑约480GW的产业链需求,同时2023年下半年仍有一波产能释放,预计2023年底名义产能突破200万吨,大概可支撑800GW的产业链需求。因此,多晶硅价格因供需紧张而走高的市场因素在2023年基本消除,价格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
价格将回归理性
在供需因素影响下,光伏价格已经处在快速变动中。
2022年12月28日,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多晶硅致密料最低价跌至185元/千克。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致密料最低价跌至180元/千克。相比2022年11月300元/千克左右的水平,这样的多晶硅价格已经呈现断崖式下跌。
事实上,多晶硅价格自进入2022年12月后已经出现价格松动,并从根本上带来硅片、电池价格的走跌。
2022年12月23日,两大光伏硅片龙头隆基绿能与TCL中环均发布硅片降价数据,其中隆基绿能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182/247mm)报价5.40元/片,P型M6 150μm厚度(166/223mm)报价4.54元/片,相比上次报价降幅27%。另外,2022年12月27日,通威股份旗下通威太阳能下调电池片价格,182mm、210mm(150μm厚度)的PERC电池价格分别为1.07元/瓦和1.06元/瓦,较上次报价分别下调19.55%和20.3%。
不过,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反应并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王磊所说的组件价格并不代表整体光伏组件环节的价格水平。2022年12月29日,国内一线组件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1.6元/瓦的价格是岁末年初的“特别现象”,用于甩库存或抢市场,能亏得起就可以做。实际上,目前公司还没有意向考虑1.8元/瓦以下的订单。
2022年12月30日,光伏组件一线企业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发表《董事长新年致辞:2023,让我们狠狠生长》一文,并表达了组件价格走势的观点:“关于价格,硅料(即多晶硅)涨400%的时候,组件有跟涨400%吗?赚钱要有德行,吃进去的会吐出来,自然规律,没什么。硅料跌了,组件会不会跟跌,大概率不会,或者说没有那么快反应,或者说不需要那么快反应。”
那么,究竟2023年从多晶硅到组件环节的价格将如何演绎?
按照PV InfoLink的价格分析,截至2022年12月28日,硅片主流价格在之前价格基础上继续下探,而且下跌幅度仍然剧烈,暂时未见止跌趋势。此外,随着组件厂家陆续完成2022年采购目标,对应电池片需求快速萎缩,当前依旧维持满产产出,使电池片价格下跌幅度加剧,甚至超越了硅片价格的跌幅。组件价格的下滑探底仅刚启动,2023年一季度可以预见每瓦为1.7~1.88元。
隆基绿能方面预测称,“2022年多晶硅最高价时,主流一线厂家的PERC单面组件报价突破2.1元/瓦,预计2023年的多晶硅下探至150元/千克以下,主流一线厂家报价预计会下探至1.7元/瓦。”
新一线组件企业和另一家一线组件企业人士分别向记者表示,2023年组件价格支撑点在1.7元/瓦和1.8元/瓦左右,1.5元/瓦的价格水平挑战性较大。
王磊的看法较为悲观。他认为,“2023年的组件价格有望下滑至1.4~1.5元/瓦。”
价格变动,必将带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的重新分配。
众所周知,过去两年,多晶硅企业站上黄金风口,赚得盆满钵满,而电池组件企业一度陷入亏损。PV InfoLink分析认为,预期组件厂家利润水平将会得到修复回升,2023年光伏供应链各环节盈利水平将从近两年利润较高的硅料、硅片部分,逐渐分配回中下游电池组件。
一位市场分析师告诉记者,2023年光伏价格和利润应该回归正常,企业将主要凭借成本优势赚钱。同时,上述一线组件企业人士也表示,“2023年利润将按稀缺性分配,电池组件会处于利润扩张周期,同时落后的小尺寸电池组件将会被淘汰一大批产能。”
市场预期与风险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光伏价格下行必将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在业内看来,相比2022年,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线组件企业对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保持乐观,预期达到350~400GW。同时,也有新一线企业对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表示保守,预期在320~330GW之间。
通威股份是2022年发力光伏组件市场的最大“鲇鱼”。2022年12月29日,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战略发展总监丁晓科在2022年中国硅业大会上表示,“2022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260GW左右,2023年有望达到380GW以上的装机水平,有条件冲到400GW。”
隆基绿能方面向记者分析称,在中国市场,2023年组件价格下跌,很大程度上会推动原先财务模型中无法达成的项目落地。“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仍会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另外,随着俄乌局势消散,原油、天然气及电力价格回归理性,欧洲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市场的驱动力会有所放缓。但对比全球各区域的交易电价,欧洲电价仍然是全球高地,欧洲仍会是全球第二大新增装机市场。美国在2022年基础上,2023年新增装机量仍会排在第三,印度第四,巴西第五。”
尽管市场预期变高,但由于新老玩家大规模扩张,引发了业内对光伏行业过剩风险的担忧,这也将产业带入新一轮市场竞争整合期。
丁晓科表示,在400GW光伏装机预期下,市场还存在过剩,当然也会有季节性明显改善。
李仙德在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提醒道:“行业的稳健发展肯定是需求平稳上升的拉动。短期内一些需求的暴增,在未来会引发产能过剩,然后过度竞争,到最后资本退出,这对整个行业的伤害非常大。”
在良好市场预期与产能过剩风险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阶段。王磊向记者透露了组件领域的一个现象,“通威股份发力组件环节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现在不少公司都在挖人。针对市场销售人员,有的公司还创立了吸引人才的奖励激励制度,奖金多达千万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近期也表示,“今后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来源于国内光伏产业纷纷跨界,扩产狂热,同时以美国、欧盟和印度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本土光伏制造,并通过限制政策(比如关系光伏出口的贸易壁垒政策)掣肘中国发展。
此外,历经多晶硅供应紧张、价格飙涨的局面,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光伏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P型PERC电池技术向N型TOPCon电池技术迭代升级,2023年光伏组件所需要的封装材料——POE胶膜的原料粒子将会呈现偏紧状态。
“目前POE粒子主要依赖国外陶氏、三井和LG公司供应,国产POE粒子放量仍需要时间。”一位头部光伏胶膜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2023年市场的紧张程度取决于N型TOPCon电池组件的出货量,还要关注陶氏等公司能向光伏领域倾斜多少产能,同时国内光伏胶膜企业也都在想办法解决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辽宁扩大缓缴社保费政策实施范围 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增额终身寿险成银保市场上的黑马 中途退保恐会损失保费
保险公司纷纷探索转型之路 聚焦细分业务、推出新产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拥硅为王”时代结束 光伏进入新一轮市场周期 中国经营...
- 焦点热门:遵义最大城投:近156亿债务展期20年,前10年仅付利息
- 蛋糕用蒸锅需要多久?
- 视讯!蒸锅上蒸蛋糕最高温度达到多少?
- 世界热门:电饭煲蒸蛋糕一般多久?
- 怎么蒸鸡蛋糕,一般蒸多长时间?
- 六寸戚风蛋糕隔水蒸多久能熟?
- 世界新动态:徽商银行优化措施确保服务不断档
- 世界讯息:新乡银保监分局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
- 天天观速讯丨许昌银保监分局多管齐下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质量
- 环球速递!挖易创始人李培才:比特币未来会通过闪电网络在应...
- 周口银保监分局全方位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
- 全球速读:ETHStorage创始人Qi Zhou:一旦L2等技术相对成熟...
- 世界最资讯丨深圳地铁拟发行1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期限266天
- 【独家】连云港吃海鲜最佳时间?
- 环球今亮点!12个月的应季水产产品?
- 全球热讯:84能倒进洗衣机吗
- 速递!为什么清明前的皮皮虾没有黄?
- 视讯!海鲜旺季是几月?
- 结肠癌的诱因 这5个因素和结肠癌关系密切
- 环球快报:“阳康”后出现的5种症状 这些缓解方法推荐给你
- 【全球报资讯】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比特币有可能成为价...
- 今日播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 这5个注意事项要知晓
- 世界今头条!联合广场风投联创:个人更看好ETH,因其基础经济...
- 【全球报资讯】什么是XBB毒株 阳康后会被再次感染吗
-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等13个新冠对症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 速讯:“阳康”后呼吸急促 这4条恢复建议介绍给你
- 新加坡2月将发行7亿新加坡元储蓄债券,发行总额和利率皆下跌
- 郑州公共住宅建投10亿元公司债券已获受理
- 环球观天下!行动元完成亿元Pre A轮融资,继续强化智能工业...
今日要闻
- 焦点热门:遵义最大城投:近156亿债务展期20年,前10年仅付利息
- 环球速递!挖易创始人李培才:比特币未来会通过闪电网络在应用场景上补充不足
- 全球速读:ETHStorage创始人Qi Zhou:一旦L2等技术相对成熟,相信比特币也会采用这些技术
- 世界最资讯丨深圳地铁拟发行1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期限266天
- 世界今头条!联合广场风投联创:个人更看好ETH,因其基础经济模型最优
- 【全球报资讯】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比特币有可能成为价值锚定物的一种
- 郑州公共住宅建投10亿元公司债券已获受理
- 环球观天下!行动元完成亿元Pre A轮融资,继续强化智能工业平台建设
- 全球观天下!CTI华测检测宣布收购蔚思博,完善半导体检测领域产业布局
- 焦点滚动:贸泽宣布推出传感器设计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