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三板 > 正文

焦点短讯!分拆“狂人”乐普:把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公司里

作者|润屿来源|E药经理人
导语: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对于分拆的医疗企业上市公司来说,也就是等同于把风险分散到不同的上市主体。

近年来,为达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运营效率、聚焦梳理业务等目标,海内外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企业“分拆潮”。“药明系”、“华大系”、“微创系”等分拆模式、资本运作方式令人津津乐道,其拆分子公司是否实现“反哺”也颇受关注。

其中,在最近一个月,“乐普”二字高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国内“乐普系”企业上市、融资动作不断,其触角甚至率先伸到了海外新场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瑞士交易所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互联互通全球存托凭证(GDR)上市仪式,其中乐普医疗GDR在瑞士交易所成功上市,其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24亿美元。

本次发行既是创业板企业赴瑞士上市的第一单,也是医疗行业公司瑞交所GDR的第一单。

同月,乐普医疗拆分的子公司乐普生物(已在港股上市)披露公告,称将向上交所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另一子公司乐普心泰于9月9日向港交所第三次递表。

乐普医疗(SZ:300003)是国内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自2019年遇集采以来,乐普医疗分拆子公司上市、融资动作密集,成为医药行业又一位分拆“狂人”。

医疗行业一位投资人告诉E药经理人,受集采影响,集中在医疗器械高值耗材领域的乐普医疗业绩承压。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分拆子公司是为了增加其融资渠道、让其各自聚焦。

“乐普们”上市曲折

自2020年起至今,乐普医疗将创新肿瘤药业务、体外诊断业务、心脏介入等业务分拆至其子公司并申请上市,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上市路都颇为曲折。

2019年12月,科创板首次在A股正式推出分拆上市相关规则——《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彼时也是大规模集采时段。次年7月,聚焦体外诊断业务的子公司乐普诊断申请在科创板上市,是彼时“A拆A”中的一项案例。

乐普医疗当时表示,通过分拆上市,乐普诊断将成为乐普医疗独立的体外诊断业务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灵活性和效率,提升资本实力以加大对于产品研发、产能提升及营销网络建设的投入,增强其盈利能力。

不过乐普医疗的体外诊断板块由乐普诊断(自产诊断试剂)、烟台艾德康(大型检测设备)、爱普益生物等多个法人主体构成。

次年6月,乐普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为了妥善解决乐普诊断与其他相关企业间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进一步融合板块间的业务关联,选择终止乐普诊断上市进程。

2021年4月,聚焦于肿瘤治疗业务的创新型企业乐普生物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因超过6个月未通过聆讯而“失效”,随后在11月再度递表,最终于今年2月上市,乐普医疗持有其14.71%的股权。

在港股上市半年多,乐普生物又宣布申请科创板上市。

乐普医疗整合其结构型心脏病业务相关部门,包括心病的封堵器、经导管和心尖的主动脉瓣、二尖瓣所有产品,形成结构型心脏病事业部,对外称乐普心泰。

继2021年6月和2022年1月递表失效之后,9月9日,乐普心泰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IPO融资资金将用于未来五年内研发、销售及营销活动,同时为未来五年内战略投资及收购提供资金。据悉,乐普医疗控股乐普心泰,持有86.34%的股权。

除了以上三者,乐普医疗将所有心电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融合整合成乐普云智,目前正在股份制化;将外科和手术室使用业务整合成了“乐普外科”。

“乐普系”有何特点?

曲折背后,“乐普系”分拆子公司也表现出几点共性,影射出乐普医疗分拆和尽快迈入资本市场的目的。

一是乐普系子公司所聚焦的领域在近两年受资本热捧,如创新药、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

就拿已经在港股上市的乐普生物来说,资料显示,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主营肿瘤治疗领域,管线范围覆盖PD-1、PD-L1、ADC等热门抗肿瘤药物。

在港股IPO之时,乐普生物有“国内唯一一家既有PD-1单抗NDA、又有多个临床二期ADC管线产品,同时还拥有溶瘤病毒药物的企业”这一光环傍身,有先进偶联和CMC技术的ADC平台、1011级天然全人源化抗体库的抗体发现平台和工艺先进的分析开发平台作为支撑。

此外,招股书显示,另一家子公司乐普心泰是中国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产品及相关手术配套产品制造商。

按2021年于中国销售确认的收入计,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 38%,拥有较为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20款已上市封堵器产品及9款封堵器在研产品等。

二是所覆盖领域较为“烧钱”,其业绩反映出需要资金输血的急迫。

2022年上半年,乐普生物归母公司净亏损为3.44亿元。过去三年,乐普生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亿元、-5.82亿元、-10.1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主要因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今年七月,乐普生物宣布旗下PD-1抗体普特利单抗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这也意味着公司还急需资金以支撑该上市产品的商业化工作。

乐普生物昔日申请在港股上市时曾言:按照其预设的现金消耗率计算,彼时资金仅可维持4.9个月,而若能够通过上市融资,预计将增加至17.4个月,融资迫在眉睫。

而9月,乐普生物宣布拟申请在A股上市时也表明,此次拟募资25亿元,将用于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及营运资金。

乐普心泰则在其招股书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心泰医疗营收为1.25亿元,去年同期的营收为1.1亿元;经营利润为0.3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为0.46亿元,虽然营收上有一定增长,但其经营利润下降了24.75%,增收不增利。

而乐普医疗此次在瑞士GDR之举,也是为了拓产品管线加大研发投入。从成立国际业务部以来,乐普医疗重视海外研发投入,公司表示,由于海外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成本较高、程序繁琐且周期较长,随着研发管线不断丰富,需要持续的海外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

通过发行GDR等海外融资,可以满足境外资金需求、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并进军海外市场,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摆脱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发展路径。

三是,其子公司的底子实际基于乐普医疗的并购资源和自有资源的整合。如乐普诊断是2017年乐普医疗收购亏损中的恩济和所得,后通过管理层变革、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将其扭亏为盈。

乐普生物成立时间并不长,实际是通过收购美雅珂、泰州翰中和奥科而获得ADC、PD-1/PD-L1抗体等管线;心泰医疗成立于1994年,2008年被乐普医疗收购。

乐普资金压力

通过整合融合不同的业务,将新老业务的聚焦和梳理,从专注于心血管器械到多面布局,可以看出,乐普医疗或正在进行其价值重塑。

但从目前来看,各自聚焦不同业务的子公司尚且急需一定资金来支撑,而对于乐普医疗来讲,自身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抵御集采风险、以及多年来多次的并购行为也为自身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2019起,乐普医疗迎来集采挑战,公司的两款核心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以及常规支架等医疗器械产品纳入带量集采,尤其是支架产品单价大幅跌降至650元左右。

2020年,支架产品因受集采影响,其销售收入仅有8.45亿元,同比降低38.5%,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压力。

为抵御集采风险,乐普医疗欲以创新产品拯救自身业绩,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至2022年上半年,乐普医疗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06亿元、11.11亿元、4.39亿元。同时,其扩展销售渠道的费用也在加大。

同期,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8.39亿元、21.09亿元、8.23亿元。

2022年其半年报显示,乐普医疗介入创新产品组合(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和切割球囊)持续放量,实现同比61%的增长,占总营收的比例达69%,成为乐普医疗业绩主要驱动力。

未来乐普医疗还将上市重要产品42项,其中重磅产品22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无疑意味着乐普还需较多的资金投入。

而前面提到,乐普医疗分拆的子公司离不开曾经的并购行为。实际上,自2009年上市以来,乐普医疗先后投资并购了新帅克、新东港等几十家公司,有过快速外延扩张的阶段,如此带来的“后遗症”是其商誉和资产负债率均在提升。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账面商誉也达到了33.27亿元,存在较大减值风险,影响其业绩。

关键词: 乐普医疗 上市公司 融资渠道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