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三板 > 正文

焦点热议:川宁生物母子公司信披数据频频打架,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不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8月23日,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得深交所创业板受理,开始向创业板发起冲击。据发行人自述,川宁生物是一家医药中间体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其主要产品是抗生素中间体。发行人是国内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应用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是抗生素中间体领域规模领先、产品类型齐全、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的企业之一。

一年来,川宁生物三次更新材料,两次经历问询,但依然没有叩开上市的大门。据统计,自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从受理到过会的平均时间约为60天,而发行人提交300多天后依然杳无音讯。由此可见,虽然川宁生物在体量规模上已经超过不少上市公司,但这并没能换来深交所的青睐。实际上,发行人的上市之路不仅和同时期的企业相比比较坎坷,即使和其控股股东科伦药业相比,也显得颇为蹒跚。

将时间拨回到11年前,彼时的科伦药业在迈入15周岁之际终于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作为当时中国医药第一股,科伦药业当年在资本市场也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仅募集资金达到创纪录的50亿人民币,股价更是一度从83.36元快速飙升至166.49元。彼时怀揣着50亿的募集资金的科伦药业对未来可以说是踌躇满志,上市当年便开辟新战场,宣布向抗生素中间体市场进军,并豪掷16.44亿成立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所谓川宁,亦即四川安宁。科伦药业为子公司取此名的用意显而易见,不仅希望这位川宁生物这位嫡长子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宁,也能够给四川人民带来安宁。川宁生物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和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的艰难求生相比,发行人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不仅在成立之处就得到老父亲“科伦药业”十几亿的注资,在其后的十数年内,先后获得投资款款总计多达70亿,如果算上每年巨额的拆借款、关联方销售额等各种名目的往来款,科伦药业总计在川宁生物身上的花费多达一百多亿。

然而老子英雄儿未必好汉,虎父也会生犬子,十多年过去后,川宁生物非但没有表现出母公司上市时的轻松写意和指点江山,还深陷各种经营泥潭,如今更是需要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缓解债务压力,这不禁使人对其上市前景打上一个的问号。

一、 母子公司信披数据频频打架,为上市不惜贱卖股权,子公司缺乏资产独立性

得益于近些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制机制逐渐健全,不仅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门槛有所降低,上市渠道也逐渐多元化,因而不少业务布局广泛的上市公司纷纷将个别业务独立出来,拆分成子公司独立上市。从法律角度看,虽然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但由于拆分出来的子公司在拆分前不仅经营管理上受母公司严格控制,主营业务对原母公司依赖性一般也非常之高,因而双方之间在资金、业务、管理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具体到本文的主人公川宁生物则表现为母子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频频上演打架。

关键词: 科伦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 发酵技术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